在实体与虚拟经济不断碰撞,产业秩序一次次重构当中,一家以被当做“垃圾”的二手家具安身立命的企业,如何完成从草根小厂到全国连锁*头的平稳进化?
又在“绿色环保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负担”的矛盾中,如何将绿色环保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企业利润来源,从而实现道德和经营的知行合一?
面对《商界》记者长枪短炮般的采访,第二树循环家具创始人吴海卡显得有些不习惯,“很少接受采访,我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2008年,吴海卡有个客户想处理掉100多个工位的办公家具,找到吴海卡帮忙。刚好他的另一个客户想买,双方数量差不多,吴海卡从中撮合成交。虽然没在中间*差价,但吴海卡却发现了二手家具的市场价值。
他越想越兴奋,有**专门跑到北京二手家具市场,发现每个**都过得很滋润,拿的都是*新潮的翻盖手机,开的都是很不错的轿车。
当时竞争并不充分的二手家具行业,几乎满足了吴海卡对商业的全部想象,行业服务能力差,市场鱼龙混杂,客户找不到好的服务商。直面市场,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条或者模式,更没有来自地方人情关系的阻碍。
2009年8月,吴海卡租了一个小院子,拉来两个合伙人,投入10万元买来一个面包车,正式开始“收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