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传奇商人:琉璃珠代代传说的现代推销者

来源: 互联网

沧海月明珠有泪。很久很久以前,一名排湾女子因为思念远方征战的情人,眼泪一颗颗流下来,化成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此排湾人烧制这颗琉璃珠来纪念不舍的情意,取名为“思念之珠”,又叫“泪痕之珠”。

在台东县东河乡都兰村的“好的,摆”工作室,**HOMI(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人名)总要不厌其烦地回答“这串珠子代表什么意思”的问题。一颗颗绚丽多彩的珠子经过她的讲述,仿佛具有了生命力。

“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在排湾人眼中分别是血液、土地、森林和祖先,这四样组合在一起就是代表**和地权的土地之珠。”她拿起一个琉璃珠手链说。

排湾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族群,人口8万余人,多分布在台东县、屏东县、高雄市境内。

陶壶、青铜刀及琉璃珠是排湾人的“三宝”,其中已有1600年历史的琉璃珠在传统社会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如今仍是婚嫁聘礼及喜庆祭典时族民必备佩饰。色彩、纹样各异的琉璃珠流传着不同的**传说与名称。例如:象征人缘友谊的孔雀之珠、智慧能力的手脚之珠、智勇谋略的天牛之珠……

“不同部落对珠子的诠释经常又不一样,流传到现在*常用的是36个故事。”HOMI说。琉璃珠技艺曾经一度失传,后来由屏东三地门部落的巫玛斯老师重新炼制成功。现在店里的琉璃珠,大多是巫玛斯和原社、蜻蜓雅筑等排湾人的作品。

2008年,沉寂多年的琉璃珠因台湾影片《海角七号》一炮而红,引发两岸许多影迷争购片中女主角赠送的“勇士之珠”、“孔雀之珠”等琉璃珠。HOMI的工作室也在这一年开张。

位于都兰村的这家店里不过30平方米,却网罗180多位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家的上百件手作艺品,有标识“部落美男子”的原住民元素时尚包、树皮帽、手工蜡染制品、少数民族音乐碟片,卖的*好的,还是琉璃珠。

虽然能说一大把琉璃珠的故事,认识几乎台湾所有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创工作者,HOMI却是土生土长的汉族。在台北做过文创的工作,当过服务员,都市里兜兜转转几年后,HOMI和**音乐人、半鲁凯半排湾血统的丈夫达卡闹离开台北。

当时的心境,就像达卡闹《离开台北》歌中写的“挥别悲伤阳光照在风尘的脸,我开着一部AUSTIN的老爷车,轮子有点发抖,但是我的方向不变……”,他们漂泊几年后的落脚点,是东海岸的日出之乡都兰。

办东海岸创意市集、策划东海岸音乐集市、教少数民族小朋友音乐,逃离台北的HOMI在都兰的生活丰富多彩。她表示,开这家店,是因为“看到许多清寒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没有平台能够让他们的作品得以认可,市集毕竟是短暂的,要有一个固定的渠道推销他们。”店里的物品,90%是少数民族艺术家的寄卖品。

投稿作者:mobile_944671
首页 财富故事 文章详情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极速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