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更多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有着很大的关注,因此对于国内幼儿园整体市场发展趋势来说有着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更多的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有着很好的需求,并且市场上幼儿园数量也有着很大幅度的提升,那么对于国内幼儿园整体市场发展趋势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吧
幼儿园学费收入的增速自2011 年开始逐渐下滑。经我们测算,民办幼儿园纯学费收入从2007 年约634 亿元增长至2013 年约2574 亿元。从单园收入来看,2007 年单园学费创收约81.73 万元,到2013 年提升至192.91 万元,虽连续七年实现增长,但从2011 年开始,增速从原来的18%左右下滑至11%左右。由于教育自带非营利属性,因此纯学费溢价空间存在上限,天花板明显。
幼儿园单元学费收入
一、影响幼儿园的二只大手:市场和政策
因适龄儿童大增长,幼儿教育市场供不应求,进一步激化入园难、入园贵。随之而来的是两只“大手”同时操纵着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一只是市场自我调节下民办幼儿园快速增长,缓解过于饱和的市场;另一只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相应政策法实现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二、“未来10年**园增至90%”可行否?
“国十条”颁布后,一些地方**在政策文本中不断地宣称要使**园的比例占50%乃至更高的比重,使新建、改建、扩建的幼儿园、农村乡镇中心园都转变成**园,这种政策使今后10年幼儿园的增量部分主要被**园占有。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提出未来10年**要增加15亿元投入兴建300所幼儿园,其中小区配套幼儿园90%属**。而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增量部分主要是小区配套园,如果90%**,那就只有剩下的10%归民办。总体来说,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会有所减少。
三、给民办园的二条路
当下所倡导的“**主导”,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的再次国有化,更不意味着消灭民办园。从“国十条”为民办园预留的政策空间可以看出,民办园的发展方向是两极性的:一极是面向市场公平竞争,提供质优价优的学前教育,满足部分家长对**教育的追求;一极是通过政策扶持使其变得普惠,满足老百姓对有质量的、收费合理的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放手核心民办园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收入水平、入园取向、价值追求大异其趣的社会阶层,参差多态才是社会应有的状态。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为特殊人士提供特殊服务的幼儿园。从目前核心民办园的消费群体来看,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以高收入群体为主,追求时尚、新锐,部分为外籍人士等。根据调查,在选择核心民办园的家长群体中,不乏那种“暴发户”心理的家长,在他们眼里,孩子进高收费的幼儿园是身份的象征,至于幼儿园实际上教了什么、孩子学了什么他们并不真正地关心,或者说他们根本也无力关心。与一般民办园不同,核心民办园通常设置在核心小区内部,有着专属的服务对象,有时根本无需到社区外去寻找生源。
五、**只管保底与普惠即可
因此,对于地方**而言,**的*要职能是保底与普惠,建立起惠及大众的公共服务体系。至于核心民办园,则可采取引导与规范的管理办法,即通过“引导”,使其提供的教育教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其市场操作与市场竞争的手段符合伦理市场的秩序;通过“规范”,使其收费和竞争透明化、公开化,各园公平、理性地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市场调控下理性的秩序。至于其他方面,则可**交给市场,以市场的金规则来自主调节。
六、**主要扶持对象:非核心民办园
“国十条”所提出的扶持性措施主要是面向大量的非核心民办幼儿园的,这是民办园中的另外一极,也是*重要、*实际的一极。在政策未**前,这类民办园基本上是依托市场自主生存,他们面广量大,自我生存能力强,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快捷的反应速度、主动出击的勇气。同时,这类民办园又存在着规模小、质量低、分布散的弊端,呈现无序竞争的态势。在“国十条”中,不仅明确规定了**扶持民办园的类型,也规定了扶持方式。从扶持类型上来看,那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有一定质量的民办幼儿园成为**扶持的*要对象。
七、扶持方式多样
而从扶持方式来看,也是多种多样,各有侧重,如**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教师等。 其中,“**购买服务”是**以现金或助学券的方式,补贴那些提供合格的、有质量教育的民办园,其目的是规范民办园的办园方向和办园质量。“减免租金”是指**减免租用小区配套园的民办园的租金支出,来部分地减少民办园的办园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办园的办园条件,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发展。“以奖代补”则是**通过现金奖励或学习考察机会的提供等方式,引导民办园提供高质量的、有品质的学前教育。“派驻**教师”则是**直接将有经验的**教师派驻到民办园中,实现现场一对一的帮扶引导,提高民办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质量。
八、扶持是有条件的
但**的各项扶持性措施都是有条件的,也是有期待的。其条件是民办幼儿园必须面向大众、收费较低、有一定质量保证,并且愿意接受**部门的财务审计,将其办园创收的25%用于幼儿园的条件改善与质量提升;其期待是通过**的财政资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百姓送子女入园的费用,提升百姓的社会满意度与幸福指数,弱化民办园的逐利性动机,增强民办园的公益性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让利于民。
九、先扶持再规范
地方**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政策执行与政策扶持的顺序,对那些长期以来一直提供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园要优先扶持,激励并强化民办园的公益性诉求,使其自觉履行普惠性服务的社会责任。另外对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非注册民办幼儿园而言,**的扶持性政策则需略为放宽,即当它有二证,如安全证、卫生证,并且有多年办园经验时,****可以适当资助,使其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变得合格化、合法化。而当民办园的办园位置处于**园没有达到的偏远地方时,**则更要给予政策宽限与经济扶持,使其通过一个“培育过程”而取得合法资格。
十、想通过政策解决“入园难”是虚幻期待
其实,任何不回避现实与历史的人都会清楚地意识到,民办园发挥的作用。毫无疑问的是,同样需要警醒的是,各级**寄希望于只通过或主要通过大力扶持民办园,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普及学前教育是绝对不可行的,因为这违背了民间资本的投资倾向与经济特性,是不合经济规律的虚幻期待。